ID: 21961872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04-2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357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
  • cover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82页的内容。这节课主要学习和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平面图形面积学习中的关键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上一节课学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节课继续沿用将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的思想。通过本次学习,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对转化思想的认识,为后续梯形的面积及组合图形面积的学习作铺垫。 【学情分析】 从学生知识储备来看,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对数格子法,割、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从学习能力来看,小学生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处于由具象逻辑思维状态到抽象逻辑思维状态的过渡时期。所以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等特征,使用形象生动、多样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于图形的拼接、转化,还会有一定的难度,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在实践中全面参与新知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量感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结合生活设疑,激发兴趣导入 1.【创设情境】 师:播放视频 师:看了刚才的视频,感觉祖国怎么样?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认真读书,争取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渗透爱国德育目标) 师:从刚才的视频得知,南鲲号的横截面可以近似看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且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南鲲号为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出要研究的问题,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学生在在具体的情境中,问题的驱动下,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本节课学习。 2.【复习准备】 师: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谁来具体说一说? 生:我是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边说边放PPT。) 根据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推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在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 第一步 想转化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第二步 找联系 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三步 推公式 根据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推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师:这里涉及到一个转化思想。 【设计意图】:在课堂导入环节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唤醒已有的知识与活动经验,再次感受“转化”数学思想,为本课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做准备。 环节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师:那你将用什么思路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 生: 转化 师:转化成什么图形? 生: 长方形。 生: 平行四边形。 预设1:如果有学生说长方形, 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