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62398

14.1《故都的秋》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2-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64157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1,故都的秋,课件,36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故 都 的 秋 郁达夫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沁园春·长沙》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香山红叶 陶然亭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郁达夫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的写作结构,鉴赏文章描写的秋景图; 3.体会作者表达的故都的浓浓的秋味。 作者简介 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1913年留学日本,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 代表作: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背景简介 此文写作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混混沌沌(dùn) 潭柘寺(zhè) 槐树(huái) 扫帚(sào zhou) 落蕊( ruǐ ) 一椽破屋( chuán ) 廿四桥(niàn) 蟋蟀(xī shuài) 嘶叫( sī ) 房檩( lǐn ) 平平仄仄( zè ) 普陀寺(tuó) 譬如( pì ) 颓废( tuí ) 鲈鱼( lú) 预习检查 1.阅读文章第一段写了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课文探究 清、静、悲凉(文眼) 2.文章重点是写“故都的秋”那为什么还要写“南国之秋”? 以“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比较,抑彼扬此,北国秋胜过南国秋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对故都秋的热爱。 在第13段,作者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北国的秋 本体 喻 体 黄酒 白干 味润 稀饭 馍馍 味浅 鲈鱼 大蟹 黄犬 骆驼 味窄 味淡 味烈 味深 味浓 味阔 3.作者写了几幅秋景图?你能否给每幅秋景图加一个小标题? 1.庭院秋景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果奇景 深入探究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破屋、院子、秋草 青天、牵牛花、 驯鸽的飞声、 ———破落衰败———悲凉 ———清冷色调———清冷 ———安静 第3段:庭院秋景 为什么重点写到蓝色的牵牛花,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蓝色、白色———冷色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孤寂落寞的情怀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第4段:秋槐落蕊 落蕊满地 脚踏落蕊 细腻、清闲、落寞 ———视觉 ———触觉 ———主观情绪流露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第5段:秋蝉残声 衰弱、残声、嘶叫———渲染秋的萧瑟凄清 啼唱———对秋的喜爱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6—10段:秋雨话凉 口语化、排比的运用 对比南方雨 ———仿佛作者说话的样子在眼前 ———突出“奇、有味、像样” (赞美之情) 为什么在“秋语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