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5738

第三单元《乘法》(填空题篇七大题型)单元复习讲义(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学生版+解析)

日期:2025-02-1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055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典例,学生,北师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乘法》 单元复习讲义(讲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精练(知识梳理+易错集锦+典例精讲+专项精练) (高清导图,放大更清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要用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同三位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2.两位数乘三位数,交换乘数的位置,用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要方便得多。 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用竖式计算时,先不算0,要简单得多。 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量。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每算完一道题,再算另一道题时,要先按清屏。 根据算式的规律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算式中什么不变,什么在变;变化的数按照什么规律在变。特别要思考,变化的量之间,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怎样的变化。 误区点拨: (1)认为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就没有0,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2)有的乘数的末尾没有0,但乘得的积是整十数,积的末尾就有0。例如,25×32=800,所以乘数末尾没有0,但积的末尾有可能有0;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误区点拨: (1)对实际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估计时,没有参考实际情况。 (2)在估算带钱、买布料等问题的时候,应该把结果估计得大一些。 误区点拨: (1)不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功能键,不会正确使用计算器。例如,分不清CE键和ON/C键。 (2)CE键为清除键,ON/C键为开机键及清屏键。 【典例精讲1】(23-24四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在计算 114×21时,笑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 100 10 4 20 1 【答案】见详解 【分析】计算114与21的积时,把114分解为100、10以及4的和,把21分解为20与1的和,分别求出100、10以及4,这3个数与20的积,依次写在第二行的空中,再求出100、10以及4,这3个数与1的积,依次写第三行的空中,据此填写表格即可。 【详解】 × 100 10 4 20 2000 200 80 1 100 10 4 【典例精讲2】(23-24四年级上·广西桂林·期末)学校多媒体室需更换一批鼠标,刘老师带6000元,打算购买42个同一品牌的鼠标,他可以买( )品牌。 【答案】C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依此分别计算出42个A牌、B牌、C牌鼠标需要的钱数,只要总钱数不超过6000元即可,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A牌:213×42=8946(元),8946元>6000元。 B牌:154×42=6468(元),6468元>6000元。 C牌:119×42=4998(元),4998元<6000元。 所以学校多媒体室需更换一批鼠标,刘老师带6000元,打算购买42个同一品牌的鼠标,他可以买C品牌。 【典例精讲3】(23-24四年级上·安徽六安·期末)186×47的积的个位是( ),452×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答案】 2 2/两/二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据此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积,再进行解答。 【详解】186×47=8742 452×50=22600 则186×47的积的个位是2,452×5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典例精讲4】(23-24四年级上·辽宁丹东·期末)李老师为奖励班级学生,买了26个礼物盲盒,每个礼物盲盒的价钱是108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答案】6;648; 20;2160; 26;2808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乘法算理,每个盲盒价格108元,买了26个,那么列竖式中的第一个结果648就是26中的个位“6”与108相乘所得,表示的是买6个盲盒的价格,竖式的第二个结果“216”表示216个十,是26的十位“2”与108相乘所得,意思是20个盲盒的价格,最后的28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