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何以中国 ———从“辽夏金元的统治”看“政权并立到多元统一” 何以中国? 何以中国?宅兹中国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我们的中国正从远古混沌中渐渐清晰。 何以中国? 文明守望,双向奔赴 爱之深切,思之远长 大江东去,日月西沉,疾风地北,烟雨江南,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 何以中国? 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长江、黄河自雪域发源,宕落高原蜿蜒于群山与莽原之间,向东汇入大海,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大江大河之间生长。 8000年前兴隆洼农人将中华文明以农为本的基因渗透在我们的思维和血液里。 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证明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人们已经存在远距离的交流。 何以中国? 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长江、黄河自雪域发源,宕落高原蜿蜒于群山与莽原之间,向东汇入大海,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大江大河之间生长。 8000年前兴隆洼农人将中华文明以农为本的基因渗透在我们的思维和血液里。 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证明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人们已经存在远距离的交流。 《契丹人引马图》 辽 一、辽的制度建设 材料一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辽朝什么官职制度?有何特点? 南北面官制度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因俗而治 胡汉分治 保持草原习俗,居处无常,四时转徙 四时捺钵制度 四时捺钵 主要地点 时间 活动内容 春捺钵 长春州鱼儿泺 正月上旬 捕鹅、钩鱼 夏捺钵 永安山炭山 四月上旬至七月中旬 避暑、议政、放鹰 秋捺钵 庆州伏虎林 七月中旬入山 射鹿 冬捺钵 永州广平淀 十月以后 避寒、议政、猎虎 特点:在因俗而治的基础上,保留民族特色。 一、辽的制度建设 皇帝和宫廷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为国家政治中心。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 西夏 以和为主 古羌人分支 边疆藩镇 半独立 起 源 唐 末 宋 初 思考2:结合教材说说党项族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①学宋制 ②返胡俗 一制两称 “秃发”令 创文字 李、赵 嵬氏 改汉姓 番号(音译) 汉号 兀卒 皇帝 乌尼 太后 令令 大王 领卢 枢密 材料二: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皆分命蕃汉人为之。 ———《宋史·夏国传上》 二、西夏的制度建设 特点:因俗而治;胡汉杂糅;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二、西夏的制度建设 思考3:材料反映了西夏官职制度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维护政治形势的稳定,促进民族交流和融合。 金 金政权发展 灭北宋,与南宋对峙 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 称帝建金,定都会宁府(上京) 灭辽朝 1114年 1115年 1125年 1127年 1153年 建国前后 定居于辽朝境内,游牧特征 猛 安 谋 克 内容 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特点 兵农合一,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影响 胡汉劝相,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材料四 “与汉人错居......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勉励)之道也。 --《金史》卷46志第27《食货一》 材料三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猛安、谋克征兵。 --《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 三、金的制度建设 补充:“大定之治” 2.不数年间,仓库充实,民物殷富,四夷宾服,以致大定三十年之太平。 ———(金)赵秉文《淦水集》卷20 3.他能遵行尧舜之道。 ———朱熹《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