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16 *散文二篇 素养目标 1.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两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语言,学习文章的写法。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法 指引 如何赏析句子 1.答题思路:首先看题干是否限制赏析角度,如果没有限制,可以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表现手法(衬托、象征等)、表达方式(描写、抒情等)、句式特点(排比句、反问句等)等角度进行点评,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妙处,最后联系文章主旨,解答表达效果。 2.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写了……内容,有……效果,表达了……情感。 1.作者简介 (1)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现当代作家。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著有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等。 (2)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西方哲学史》《罗素自传》等。 2.背景简介 (1)《永久的生命》:文章写于1942年,在当时的年代,生命卑微而脆弱,全国上下笼罩在悲观消沉的情绪之中。作者却认为应该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因而写下了这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2)《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是罗素晚年为其自传而作的序言。文章以饱含激情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胸襟和崇高人格。 1.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永 久 的 生 命 个人生命①_____———_____ 生命自身③_____———不应感到④_____ 整体生命⑤_____———_____ 赞美生命———舒畅 用短暂的生命 创造永久的价值 易逝(或:有限) 可怜 神奇 悲观 永久 感谢 我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⑦_____ 追求⑧_____ 同情⑨_____ 博大胸怀 博爱精神 爱情 知识 苦难 2.阅读完这两篇散文,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_____ [示例]人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生命首先应该有追求,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一个追求目标,然后去努力实现它,从而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情境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生字难字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多音辨析 号hào口号 颤zhàn颤栗 háo呼号 chàn颤抖 形似辨析 点缀(zhuì) 濒(bīn)临 啜(chuò)泣 频(pín)率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人,作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1915—2005) 走进作者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部分(2—4):通过小草和小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部分(5):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高唱生命的凯歌。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1.第1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2.第2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3.读完文章后,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