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7367

12《醉翁亭记》课件

日期:2025-01-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4785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醉翁亭记,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12 醉翁亭记 素养目标 1.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体会作者情感。 2.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3.坚持熟读成诵,在诵读中积累语感,加深理解。 4.积累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学法指引 衬托的表现手法 1.含义: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叫衬托。 2.作用:运用衬托手法,能够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描写对象A)衬托……(描写对象B),突出了(描写对象B)……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2.背景简介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以范仲淹为首的数位大臣推行“庆历新政”,失败后,相继被贬。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也遭贬斥,出任滁州知州,本文作于其到滁州的第二年。 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名字由来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 太守之乐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2.本文中“醉翁之意”指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 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知,“醉翁之意”指寄情山水的意趣、情趣;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可知,“醉翁之意”还指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佳作。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 1.重点字音字形 滁(chú) 林壑(hè) 琅琊(lánɡ yá) 潺潺(chán) 僧(sēnɡ) 辄(zhé) 晦明(huì) 霏(fēi) 暝(mínɡ) 伛偻(yǔ lǚ) 携(xié) 洌(liè) 肴(yáo) 蔌(sù) 觥筹(ɡōnɡ chóu) 阴翳(yì) 弈(yì) 酿泉(niànɡ) 翼然(yì) 岩穴(xué) 朝暮(zhāo mù) 酣(hān) 颓然(tuí) 2.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意趣,情趣。今义:意思,含义。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3)射者中 古义: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今义:用推力或弹力送出(箭等)。 3.一词多义 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意动用法,以……为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名词,乐趣) 名 名之者谁 (动词,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动词,说出) 秀 蔚然而深秀者 (形容词,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形容词,茂盛) 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名词,情趣) 每有会意 (名词,意旨) 此中有真意 (名词,心思) 高 而年又最高 (形容词,大) 风霜高洁 (形容词,高爽) 宴 太守宴也 (名词,宴请) 宴酣之乐 (名词,宴会) 出 水落而石出者 (动词,显露)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动词,出来) 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动词,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 (动词,归聚) 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 (介词,于) 颓然乎其间者 (介词,在) 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连词,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 (连词,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 (连词,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 (连词,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 (连词,表转折) (1)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