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8 就英法联军远征 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素养目标 1.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 2.理解本文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3.分析文章的结构,并理解作者立场的可贵之处。 学法指引 反语的修辞手法 1.含义: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词”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是指运用与本意相反的语句来表达意思,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味,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手法。 2.答题格式: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批判、揭露)了……内容(特点),表达了……主题。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背景简介 该文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既得利益,制造借口,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烧杀抢掠。随后巴特勒率领法国远征军“凯旋”,希望大文豪雨果作诗文美言赞颂。而雨果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于1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书信。 1.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1 2~3 介绍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热情赞美圆明园的辉煌灿烂 4~10 2.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圆明园的美丽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笔调、华丽的辞藻、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突出了圆明园的世界地位和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作者饱含深情,极力赞美圆明园,为后文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做铺垫,更利于表现作者的愤慨之情,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之情。 赃zāng物 箱箧qiè 制裁cái 给jǐ予 恍若huǎng 琉璃liú lí 珐琅fà láng 眼花缭liáo乱 瞥piē见 劫jié掠 缀zhuì满 绸chóu缎 惊骇hài 晨曦xī 读准字音 课前预习 第一课时 为 wéi wèi 为难 因为 给 jǐ gěi 给予 交给 模 mó mú 规模 模样 céng 曾经 姓曾 Zēng 曾 识别多音字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惊骇:惊慌害怕。 瞥见:瞧见;偶然看到。 赞誉:称赞;称誉。 恍若:茫然;好像,仿佛。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识记词语 圆明园遗址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一生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剧本,还有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等。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进占天津,9月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直攻北京。10月,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后与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瑷珲条约》等,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和主权。 作为侵略者之一的法军巴特勒上尉,不仅对自己的野蛮罪行毫无忏悔之意,还厚颜无耻地宣称“这次远征是体面、出色的!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我们将把这次胜利果实在杜伊勒里宫里展出”。 他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本文就是雨果对巴特勒的邀请的回答。 背景资料 整体感知 1.用最简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