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7383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件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642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素养目标 1.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理解诗歌中清新的、富有情意的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揣摩重点词句的表现力,赏析诗人奇特的艺术手法,体会语言魅力。 学法指引 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现代诗歌中的音乐美,是指诗歌韵脚工整,韵律和谐,读来富有音乐的律动性。绘画美,是指诗歌的内容能创设美好的意境,有画面感。建筑美,是指诗歌的形式要匀整而和谐,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建筑学家、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2.背景简介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月刊1卷1期。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风烟星雨图 鲜妍庄严 雪后新绿图 烂漫缠绵 1.订正字音 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 呢喃(nán) 检查预习 2.词语释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美丽。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检查预习 朗读诗歌,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整体感知 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激越与豪迈。 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1.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笔下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内容探究 这样的四月,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那鹅黄,是韧放的生命;那绿色,蕴含着无限的生机;那柔嫩的生命,新鲜的景色,在这样的季节里泛着神圣的光。这神圣,明净、澄澈,和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这样的季节里,“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探究 这首诗运用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意象,表达了对爱的歌颂。 请对“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中加色词语进行赏析。 品味赏析 “点亮”“春的光艳”,这些词语,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有点像绘画中的晕染,漫出纯粹色彩的边界,正是在那模糊之处,美感油然而生。 四月的“风”是抽象的,却由爱的“笑响”将它“点亮”。从听觉到视觉,引导读者从各个感官、各种角度去真切体味。所谓“笑响”,是对“爱”的生动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让人刻骨铭心。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写法探究 1.意境清新,画面优美。 诗歌如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开篇“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爱的宣告,“四月天”这一富有灵感梦幻温暖的意象,首先给予读者以丰富的遐想和视觉感染力。紧接着是“云烟”“星子”“细雨”“百花”“月圆”等典型性意象的自然组合,这样五个诗意的画面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依次是“春光风舞图”“风烟星语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和“花开燕语图”,诗人的情感也随着画卷进一步地自然流露,实现情与景的完全交融,形成诗中有画的审美风貌。 这首诗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写作手法? 写法探究 2.结构匀称,富有建筑美感。 诗歌一共分为5节,每节3句,全诗的字数和句式,匀整而和谐,从诗形上是典型的传统格律诗,具有类似建筑物外形的美感,即诗歌视觉上的“句的匀齐”。林徽因善于借鉴建筑艺术的技巧,运用语言的符号组合形成富有视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