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的不同,认识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2.学会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掌握丁达尔效应等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知识梳理 1.分散系的概念与组成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 形式分散到 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 。 (2)组成:分散系中 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举例:溶液中, 是分散质, 是分散剂。 2.完成下表,写出常见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烟 雾 食盐水 有色玻璃 3.常见分散系的树状分类法 指出图中序号所示的分类依据: ① ; ② ; ③ 。 1.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2.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1 g KCl加入100 g水中 。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注:淀粉分子的直径为1~100 nm)。③将1 g CaCO3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 ,属于浊液的有 。 【题后归纳】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 二、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一)知识梳理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实验操作 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 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注意:①不能用玻璃棒搅拌。②不能过度加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1)实验探究 操作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 无明显现象 原因分析 胶体中粒子的直径为 nm, 能对光线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 , 散射极其微弱 (2)应用:丁达尔效应常用来区分 和 。 (二)互动探究 材料1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豆腐的造法:“水浸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 材料2 (1)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为悬浊液。(2)可溶性淀粉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注:淀粉分子的直径为1~100 nm)。 材料3 某混合液中含泥沙、淀粉、氯化钠三种成分,可以用过滤方法除去泥沙。 【问题讨论】 问题1 根据材料1,豆浆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的范围主要是多少 问题2 根据材料2回答,(1)两溶液混合生成悬浊液而不是生成胶体的原因是什么 (2)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与淀粉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 问题3 根据材料3回答,能否采用过滤操作对胶体进行提纯 问题4 纳米材料的颗粒直径范围为1~100 nm,纳米材料是胶体吗 【探究归纳】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