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填题探析十 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调节 【考情分析】 1.考查题型:该部分内容的命题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为主。 2.考查趋势:试题常以社会热点问题为情境载体,考查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的相关知识。 考点1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知识归纳】 1.“整体分析法”串联内环境稳态及调节机制 2.依据体液间的关系判断体液种类 3.图解存在和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1)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2)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特别提醒】 ①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②血液≠血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 ③血浆≠血清: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血清中则不含有。 4.组织水肿的病理分析 【高考真题】 1.(2024·湖北卷,T9)磷酸盐体系(HP/H2P)和碳酸盐体系(HC/H2CO3)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HC B.细胞呼吸生成ATP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 C.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 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 2.(2024·河北卷,T7)某同学足球比赛时汗流浃背,赛后适量饮水并充分休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足球比赛中支气管扩张,消化液分泌增加 B.运动所致体温升高的恢复与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量增多相关 C.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适量运动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考向速清】 (1)(2022·重庆卷,T10)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 ( ) (2)(2023·湖北卷,T3)小肠吸收钙减少可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 ) (3)(2023·河北卷,T9)细胞外液中的缓冲对HC/H2CO3可用于维持内环境酸碱平衡。 ( ) 【对点强化】 1.(2024·重庆三模)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是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能够通过调节维持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2是机体的代谢废物,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B.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引发组织水肿 C.血液中的转氨酶、总胆固醇等指标能够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 D.剧烈运动后,肌肉细胞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使血浆变成弱酸性 2.(2024·湖南衡阳模拟)某同学由于平时缺乏锻炼,一次较长时间的徒步游学后其脚掌磨出了水疱,但过几天后水疱自行消失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其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疱的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渗入了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之间存在动态联系 考点2 免疫调节 【知识归纳】 1.关注免疫中的3个“三” 2.明确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初次免疫; 二次免疫) 4.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分析与推断 (1)免疫调节要点整合 (2)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方法 a.“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b.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归纳概括信号分子的相关知识 信号分子 来源 作用部位 调节方式 共性 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有机物) ① 释放 突触后膜 神经调节 (1)作用方式:均直接与受体接触; (2)作用特点:均具有特异性、微量高效;(3)受体本质:一般为 ③ 激素(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 内分泌 细胞 ② 体液调节 细胞因子 (蛋白质)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调节 6.疫苗的作用机理和种类 【高考真题】 1.(2024·山东卷,T7)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