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7231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课件 教案 学案,共3份)

日期:2024-12-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32988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1.1,原电池,工作,原理,课件,教案
    (课件网) 第一节 原电池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基础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3 1.了解原电池及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理解原电池的构造组成。2.能分析、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及创造性实验设计。 学习目标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目 录 CONTENTS 课后巩固训练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对点训练 (一)知识梳理 1.实验探究(以ZnCu原电池为例) 装置 示意图 注: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 现象 锌片_____,铜片上_____,电流表指针发生_____。取出盐桥时,电流计指针回零,锌片和铜片上均无变化 逐渐溶解 有红色物质生成 偏转 2.电池工作原理分析(以ZnCu原电池为例)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Zn 电极反应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_____反应 电子流向 由____极沿导线流向____极 离子移向 (内电路)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盐桥中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Cu Zn-2e-===Zn2+ 还原 负 正 (二)互动探究 下图是甲、乙两套锌铜原电池的实验装置。 【问题讨论】 问题1 分别闭合K1、K2,两装置中的指针均发生偏转,锌均被溶解。观察甲装置,发现锌和铜上都有气泡产生。而乙装置中只有铜上有气泡产生。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提示 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两装置中锌都作负极,所以均被溶解。甲装置中锌上有气泡,说明溶液中有一部分氢离子在锌上直接得电子产生氢气。因为乙装置有盐桥,所以氢离子只能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变成氢气。 问题2 甲、乙两套原电池装置中,哪种装置工作效率更高?原因是什么? 提示 乙装置工作效率高;甲装置中Zn片与H2SO4溶液直接接触,少量Zn会与H2SO4直接反应而使产生的电量减少,工作效率降低,而乙装置则避免了负极材料与氧化剂的直接接触,效率更高。 问题3 双液电池(乙装置)工作时,电子和盐桥中离子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电子流向:Zn片(负极)→电流计→铜片(正极)。 盐桥中离子移向:K+(阳离子)→H2SO4溶液(正极);Cl-(阴离子)→ZnSO4(负极)。 盐桥的作用:形成闭合回路;平衡两侧的电荷,使溶液呈电中性;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直接接触,减少电流的衰减。 问题4 若用镁、铝作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左右装置中均为NaOH溶液,盐桥仍保留),还能形成原电池吗?如果能,请分析该电池工作时的正、负极材料。 提示 能。铝失去电子,应该作负极,H2O得到电子,镁作正极。 【探究归纳】 1.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2.原电池中电子及离子的移动 (1)电子移动方向: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2)若有盐桥,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区,阳离子移向正极区。 3.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 盐桥在原电池中起导电作用,使整个装置形成闭合回路,盐桥导电利用的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使电解质溶液保持电中性,从而使原电池能相对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 1.原电池装置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流向为Fe→导线→Cu→盐桥 B.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SO4溶液 C.左烧杯中加入硫氰化钾(KSCN)溶液,溶液不会变红 D.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 解析 电池中,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正确的应为Fe→导线→Cu,A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这里Cu为正极,故阳离子应移向CuSO4溶液,B正确;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Fe2+不能使KSCN溶液变红,C正确;电池总反应为Fe置换铜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D正确。 A 【题后归纳】 原电池中导电粒子移动的记忆口诀 电子不下水(电子只在导线和电极移动,不可进入到溶液中);离子不上岸(离子会在电解质溶液中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