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7张PPT。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鉴赏古诗词曲常考考点方法突破考点一 内容理解考点二 词句赏析考点三 思想感情目 录杭州2009~2015中考试题精编(2015杭州21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 (2)两小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代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解析】此题结合传统节日考查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九日”指的是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中国人都有登高望远、怀念亲人的习俗。可以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1)(2分)登高 望远 重阳 【解析】(2)此题考查评价诗人的情感。对诗人情感的评价离不开对诗歌本身内容的理解,“对花惊白发”为我们揭示了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在思念亲人之余,对着美丽的花儿,才猛然惊觉自己已青春不再,岁月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见雁忆黄河”是说看到大雁南归,想起自己游宦在外,思归却归不得,而大雁尚能年年南归,真是人不如物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乱后书来少”是说因为战乱,与家人的联系很少,牵挂之情溢于言表。“不堪羁宦日”是说自己早已不堪忍受仕途的寂寞和不自由,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纷乱的年代。分析后进行逐句归纳即可作答。 【答案】(2)(3分)“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写出对宦游的厌倦。 考点一 内容理解 题型剖析 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 古诗词曲常考考点方法突破1. (2015杭州21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代指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解析】此题结合传统节日考查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九日”指的是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中国人都有登高望远、怀念亲人的习俗。可以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1)(2分)登高 望远 重阳 相关知识点延伸 不同主题诗歌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1. 怀人思乡诗 (1)此类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漂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2)特有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 (3)主要情感: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4)表达方式: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2. 赠友送别诗 (1)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2)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劳歌”或“长亭”“南浦”等表示地点的词语。 (3)情感特征: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4)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 (5)此类诗一般第一联叙题意;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