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9833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日期:2025-04-2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9999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五四,青岛,数学,上册,四年级,整体
  • cover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运算”领域,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明确提出:“‘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 学段相关内容(第二学段 3-4年级) 第二学段内容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学业要求:“能直观描述小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教学提示中指出:“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和分数。”“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单位,进一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感。” 2.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中“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表以及计数单位的教学,有效沟通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为以后学习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单元知识点整体框架: 4.单元知识点整合: 为突出整个单元学习的整体性,特分析单元具体内容,为单元整体设计明确关键点。 项 目 具体内容 核心概念 前期 相关 内容 10 以内各数的认识; 11—20 各数的认识 100 以内各数的认识 万以内各数的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上各数的认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数的意义与表达 十进制 数位 计数单位 单元内容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名数的改写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 数 数的意义与表达 十进制 计数单位个数 后续 内容 小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混合运算 计数单位的累加与叠加 计数单位个数递减 计数单位个数均分 二、单元核心素养: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聚焦的核心素养主要有数感、几何直观、推理意识。 在本单元的具体落实如下: (1)理解现实生活中小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小数的大小。教学中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事物,通过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感受小数的意义,体会用小数表达和交流的作用,从而真正的理解小数的意义,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的大观念,就是“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一步发展数感”。 (2)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充分借助几何直观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借助直观模型理解小数的意义,利用数轴直观感受小数的大小,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在数一数、说一说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思考、表达、概括归纳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加深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意义的理解。有效的降低了教学难度,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3)教学中类比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的意义,通过迁移认识三位小数的意义,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类比、交流,经历计数单位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推理意识。 三、单元核心概念: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发展数感的抓手就是“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将通过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以“计数单位”作为贯穿整个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概念,围绕“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变化”的知识本质开展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