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1173

乙醇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

日期:2024-12-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59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乙醇,教学设计,人教,2019,必修,第二
  • cover
《乙醇》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认识醇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和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材分析 《乙醇》本节内容在本书的教学中起着枢纽作用,向上可以联系烯烃与卤代烃,向下可联系醛和酮、羧酸。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几类简单有机物,但大多数学生不能从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 学习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从乙醇的结构角度认识乙醇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探究乙醇制乙烯,认识乙醇制乙烯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 设计思路 “乙醇”内容是以 “必修2”中“乙醇”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为基础,将必修教学中以生活和生产实践为主题的有机物性质的学习,转变为选修教学中以结构特点为主题的有机物性质的学习。通过乙醇化学性质的学习,为以后系统的学习有机物化学性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从结构角度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实验室制乙烯 教法与学法 教法:1、启发讲授学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的实质,得出反应的规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用多媒体将形象的画面展示出来,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学法:学生通过对反应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学会“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真正理解和掌握乙醇的知识,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评价任务 1、认真预习,积极参与课堂展示与交流 2、学生能分析出乙醇反应的断键位置并能举一反三写出其他醇类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预习和课堂学习能说出实验室制乙烯的操作要点和装置的注意事项解释 教学过程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每个反应均分析乙醇的断键情况) 1.与Na: 对比:乙醇和Na反应:水和钠反应: 结论:① 金属钠可以取代羟基中的H,而不能和烃基中的H反应。 ② 乙醇羟基中H的活性小于水分子中H的活性 2.取代:(1)酯化反应 (2)和卤化氢的取代反应: (3)成醚反应 3.消去反应: 【实验3-1】为了验证产物是乙烯 步骤: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将生产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装置解读:①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在页面一下; ③碎瓷片:防止暴沸导气; ④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吸收SO2 和CO2 操作要点:①加入药品顺序:注酸入醇; ②大火加热,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140℃时,发生副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现象解释:①烧瓶中液体颜色变深:发生了碳化,碳化产物有:C、CO2、SO2;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产物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产物乙烯被氧化 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脱水反应说明了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生成不同的产物。 【讨论】溴乙烷和乙醇的消去反应有何异同? 4. 氧化: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失去氢原子或加入氧原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叫做还原反应。 (1)燃烧: (2)催化氧化: 说明:醇的催化氧化是羟基上的H与α-H脱去 结论:伯醇催化氧化变成醛,仲醇催化氧化变成酮,叔醇不能催化氧化 [分组讨论·练习] 1-丙醇、2-丙醇、2-甲基-2-丙醇,哪些物质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能反应化学方程 (3)强氧化剂氧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