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3485

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

日期:2024-1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75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女娲造人,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3课:女娲造人 作者:袁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 统编版(2024)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复述主要情节,体会联想和想象 手法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 2、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感知人 物形象 。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远古时代,天地初开,宇宙一片混沌。那时没 有人类,世界寂静而荒凉,但后来,大地上却出现了人类的踪 迹,开启了丰富多彩的文明画卷。你们有没有好奇过,人类究 竟从何而来 是进化的奇迹,还是神的创造 今天,就让我们 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神秘的远古时期,走进课文《女娲造人》 , 探寻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人类起源故事,看看在古代先民们的 想象中,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著 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 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 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 《古神话选释》《中国民族神话词典》、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神话故事新编》《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 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创作背景 本文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本文 是一篇神话故事,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作者合 理的想象,就形成了富于人性化的演绎和扩充。 “女娲造人”的神话 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类的起 源做出科学的解释。 文体常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甚 至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 思想启蒙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 人的手法。举凡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 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澄澈 ( chéng ) 掺和 ( chān ) 幽光 ( yōu ) 揉团 ( róu ) 绵延(yán ) 女娲( wā ) 字词读音 词语解释 灵机 一 动:形容临时想出办法来。 杞人忧天: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兴高采烈: 兴致高,情绪热烈。 庇 护 :袒护,保护。 疲倦不堪: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 天地开辟以后,女娲感到很孤独,于是用黄泥揉出了人, 从此世界上有了人类。 整体感知 2、细读课文,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分(1—4):写女娲决定在天地间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 第二部分(5—16):女娲造人的过程方法 第三部分(17—18):女娲想出了使人类长久绵延的办法。 整体感知 3、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 女娲感到孤独寂寞,天地间没有像她一样的生物,于是决定创造人 类来陪伴她,让世间充满生机。 4、女娲是怎样创造人类的 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水,捏了了一个个小泥人,这些泥人一放到地 上就有了生命;后来她觉得效率太低,便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向四处 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也变成了人。 整体感知 5、女娲造人的过程体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点 体现了女娲勤劳、智慧、慈爱、伟大的形象特点。她不辞辛劳地创造人类, 想出不同的方法提高造人效率,并且赋予人类生命和智慧,像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 创造的生灵。 6、文中提到的"人"诞生后有什么特点 他们落地就会说话、走路、具有和神一样的智慧,且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他们叫女娲“妈妈”,对女娲充满敬爱之情,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共同生活, 还会繁衍生息。 整体感知 7、这篇神话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怎样的生活状态和愿望 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对自身力 量渺小的认知,同时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