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7663

八上历史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3457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历史,第八,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卷,答案
  • cover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评价卷(A) 一、选择题 1.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历史课程第一次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呈现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蒙学堂四年,小学堂六年,均学习中国史;中学堂四年,学习外国史。这反映了 A.教育课程的革新 B.科举制度的废除 C.新式学堂的初建 D.高等学府的设置 2.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大部分音乐工作者转入敌后或大后方,创作了《游击队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作品,之后这些作品被广大军民传唱。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B.正面战场取得巨大战绩 C.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热情高涨 D.各条战线欢庆抗战胜利 3.历史纪录片承担着探究历史,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如果要拍摄与中国近代社会相关的纪录片,如图素材可用于拍摄 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废止跪拜;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A.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B.推翻清王朝的斗争 C.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D.社会生活习俗变迁 4.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状元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 A.“自强”“求富”道路 B.变法图强道路 C.“实业救国”道路 D.民主共和道路 5.1908年,沪宁铁路开通,苏州民众上午即可看到当日的上海报刊,使得“民智日开,风气自变”。据此可知,当时 A.上海成为文化中心 B.普通百姓支持民主革命 C.报刊推动文艺繁荣 D.新式交通促进思想传播 6.歌曲是一代人的历史记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歌曲旨在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打倒军阀 D.抗日救亡 7.“火车轮船。剪辫易服,洋酒西餐”,以上信息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传统封建思想的根除 C.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D.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C.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D.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一战前,中国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这反映,中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 A.开始出现 B.受到压迫 C.迅速发展 D.再度受挫 10.1897年,商务印书馆由多人集资创办,初期以印刷商业簿册报表为主,后来主要业务转为出版新式教科书、英文读本、英汉辞典等工具书、西方学术著作,兼及古籍、科技著作、文学作品和期刊。由此可知,这一转变 A.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B.推动近代第一批新式学校兴办 C.方便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D.表明印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1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下图中“初步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 12.1888年,广州海关《贸易报告》称:“洋纱供应大量增加,造成对洋布的需求削减,进口洋纱和土纱混合织成的土布比同样成本的任何洋布都便宜耐穿,更适合民众的需要”。这说明土布的生产和销售 A.具有抵制外国资本的作用 B.受到官办企业严重挤压 C.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D.完全依赖于洋纱的进口 13.下图所列史实反映了一座中国城市自近代以来的若干历史记忆。由此,推断该城市当为 《青年杂志》 商务印书馆 《申报》 A.上海 B.广州 C.武汉 D.北京 14.1908年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