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99890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567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2016届,九年级
  • cover
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初三历史阶段试题试题 2016.3 (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请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考生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 1.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八国联军 C.美英盟军 D.英日联军 2.我们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3.《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 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仿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内容应出现在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据史实推断,与此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A.戊戌变法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7.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8.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所宣传的这一事件的核心思想是 A.民族、民权、民生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以制夷 9.某校为纪念五四运动编排的话剧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北京学生集会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C.上海工人举行罢工 D.学生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0.1947 年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 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齐心合力战淮海 D.百万雄师过大江 11.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问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请你选出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 A.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 B.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张学良———百团大战 D.李宗仁———取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重大胜利 12.口号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下列口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③“自强”“求富”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3.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14.观察右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表),它充分说明了淮海战役中 A.胜利来自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依仗老百姓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