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03023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4-12-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3112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华,崛起,读书,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词语。 2.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说出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学习目标 周恩来(1898-1976年),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等地,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76年逝世。 介绍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余心言有感于周恩来立志求学的经历写成的。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度过了三年不平凡的读书生活。在那里,少年周恩来亲身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亲眼见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灭亡,接触了早期的民主革命思想,感受到社会危机和民族灾难的深重,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学识,为他光辉战斗的一生打下了基础。 惩处 模范 欺凌 踊跃 训斥一通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第二课时 这篇课文写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哪几件事? 回 顾 课 文 你能不能用一个简短的句子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交 流 讨 论 中华不振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么? 中华不振就是我们总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受到委屈都没人管。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不敢帮助中国人。 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很困难,而外国人却过得很好,还欺负人。 我 会 说 周恩来出生于1898 年。 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细 读 品 味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两个反问句,看似简单明了的问题,却让人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对于爱问问题的周恩来来说急于想知道答案。 细 读 品 味 ①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②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 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细 读 品 味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 细 读 品 味 周恩来的志向和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 其他同学 为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周恩来 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 细 读 品 味 这个故事和另外两个故事之间,怎么联系起来呢? 课文采用因果关系的方式,把这三个故事串起来。 “振兴中华”就是串联这个故事的一条线索。 再 读 课 文 总 结 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小 练 笔 为了快乐成长而读书。入夜了,月光撒向大地,我静静地坐在台灯旁,看着《中外名人名著》,感觉特别好。看完后,许地山的《落花生》让我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冯骥才的《花的勇气》使我明白,在成长的道路上,阴风冷雨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范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