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目录 一、知人论世 二、朗读短文,整体感知 三、问题探究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一、知人论世 作者介绍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相传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作品介绍 《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汉代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著作,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5年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后人所推崇。它是儒家经籍之一,是历代儒学子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每与《春秋》合刊,作为《十三经》之一。 知识扩展———史书的几种体例 (1)编年体:是一种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均采用这种体裁。 (2)国别体:是一种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年代编写史书的体裁。《国语》、《战国策》等均采用这种体裁。 (3)纪传体:是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均采用这种体裁。 二、朗读短文,整体感知 纠正字音 汜 ( fàn )南 佚( yì )之狐 夜缒 ( zhuì) 而出 亡郑以陪 ( péi )邻 共 ( gōng ) 其乏困 阙 ( jué ) 秦 秦伯说 ( yuè ) 逢 ( páng ) 孙 第一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秦晋围郑 第二段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临危受命 第三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劝退秦师 第四段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迫晋退兵 三、问题探究 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什么? 烛之武退秦师 (1)核心人物是烛之武; (2)一人能使万人退却,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是烛之武被推荐去劝退秦师? 2.烛之武为什么会答应去说退秦师? 3.为什么烛之武能劝退秦师? 4.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完美的吗?为什么秦穆公会被说服? 5.秦郑结盟后,为什么晋军也退? 6.《烛之武退秦师》透露出的“礼”在哪里?深入体会“礼”的背后是什么? 1.为什么是烛之武被推荐去劝退秦师?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晋侯、秦伯围郑 夜缒而出 语气更温婉,把选择权交给郑文公 佚之狐对烛之武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给郑文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