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0815

34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一 知识主线(三) 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辽宋夏金元时期

日期:2024-12-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366286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华,金元,宋夏,高峰,嬗变,文明
  • cover
(课件网)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 回归教材 热考题型 适度训练 考前增分一 知识主线整合 考前回归教材———由“学会”变“会学” 知识主线(三) 中华文明的嬗变与高峰———辽宋夏金元时期 [清单1]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01 [清单2]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02 [清单3]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03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清单1] 北宋的政治制度 (1)中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最高行政长官;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 (2)地方:派文臣做知州,增设通判,彼此制约;地方行政机构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3)军事制度:设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实行募兵政策 (4)监察制度: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 辽夏金元的政治制度 (1)辽夏金: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持“猛安谋克”制 (2)元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 ①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归中书省,这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北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依据官员的治绩和资历决定官员的寄禄官等级 (2)元朝: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1314年,恢复科举制 法律与教化 (1)法律:编纂《宋刑统》《天圣令》;元朝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2)教化: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变法与改革 (1)庆历新政: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而失败 (2)王安石变法: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调控经济、开辟财源等手段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当。最后变法被废止 民族关系 (1)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大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2)元朝民族政策:“行汉法”,实行“四等人制” (3)蒙古西征:三次西征引发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对外交往 (1)宋朝:恢复了唐朝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2)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通畅。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货币与赋税制度 (1)货币:北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来发行。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汇兑业务 (2)赋税 ①宋朝:征收两税和附加税、代役金,派发徭役。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②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户籍制度: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这种户籍制度反映了宋朝土地兼并的发展。元朝:“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2)社会救济: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社会经济 [清单2] 农业发展 (1)作物种植: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棉花种植在内地推广,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2)土地制度: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普遍化。地主与佃户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 手工业进步 宋代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商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