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1135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7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55588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和相关材料,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提升精炼概括材料的能力。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观察图片,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重要事迹,感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掌握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祖国、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家国情怀)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易混易错: 1、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英、美、法) 资本主义制度扩展(俄、美、日) ①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 工业革命 ②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背景: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③科学基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Text Text Text Text 物理学 生物学 化学 科学技术 物理学方面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原理提供了依据;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学方面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化学方面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 1896 无线电报 马可尼 意大利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2.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 5、电力来源: 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1866年德国 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 格拉姆电动机 发电机是利用各种动力(如水力、风力、蒸汽等)使线圈在磁铁的两极间转动;当线圈转动时,线圈内的磁场改变,因此产生感应电流,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将动力所作的功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显著成就:电的应用 电是如何产生的? 【英国】法拉第 (1791-1865) 电气时代奠基人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磁生电 理论基础 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 机械能 电能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代表人物:爱迪生的发明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米兰小镇。他的母亲出生于传教士的家庭,曾做过小学教师。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并被誉称为发明大王。他曾发明耐用的白炽电灯、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留声机、自动收报机等2000多项,其中获有专利权的就有1328项。他是对近代科学进步最有贡献的人之一。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电灯发明后柏林街头的夜景 爱迪生建立的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碳丝灯泡 从他的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①英雄不问出处,唯有努力才是成功的捷径; ②创新精神 ,善于思考;③永不言弃,百折不挠。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_____ 电的广泛应用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纷纷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