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1698

【课堂无忧】3.11 探究昆虫的奥秘 课件(34张PPT)+素材

日期:2025-04-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895149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堂,无忧,3.11,探究,昆虫,奥秘
    (课件网) 第11课 探究昆虫的奥秘 (苏教版)四年级 下 01 核心素养 内容总览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练习 04 活动手册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 ※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01 02 ※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 03 科学观念 04 ※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难点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能够针对想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重点 探究新知 活动一 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你认为下面哪个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 轩轩的实验设计: (1)准备一个饲养盒,里面放10条蚕宝宝; (2)前10天给蚕宝宝喂桑叶; (3)后10天给蚕宝宝喂莴笋叶。 探究新知 分 析 不同阶段的蚕宝宝,生长速度也不同,通常来说,蚕宝宝在最初阶段,生长速度比较快。轩轩的实验设计中,同一批蚕宝宝,前10天喂桑叶,后10天喂莴笋叶,由于时间段不同,结果无法证明是哪种食物的作用。 结 论 轩轩的实验设计不合理。 探究新知 晨晨的实验设计: 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条蚕宝宝; 2.把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 3.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 探究新知 分 析 晨晨的实验设计中,对不 同蚕宝宝采取不同食物喂养,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比较出两种食物的作用,但是只饲养1条蚕宝宝,会存在偶然性,比如蚕宝宝病死或其他原因生长较慢,结果没有说服力。 结 论 晨晨的实验设计不合理。 探究新知 阳阳的实验设计: (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 10 条蚕宝宝; (2)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 (3)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 探究新知 分 析 阳阳的实验设计考虑到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外,保持了其他因素的一致:(1)两个饲养盒;(2)放在相同的地方。另外;在数量上;10条蚕宝宝可有效避免偶然性的发生,更具说服力。 结 论 阳阳的实验设计比较合理。 探究新知 蚕的生长变化观察记录 日期 吃桑叶的蚕的体长/毫米 吃莴笋叶的蚕的体长/毫米 4月13日 3 3 4月19日 13 11 4月25日 27 22 4月29日 43 38 5月5日 65 58 5月11日 67 60 我发现:吃桑叶的蚕比吃莴笋叶的蚕长得快一些强壮一些。 探究新知 活动二 还有哪些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问题 问题1: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 昆虫和光线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些昆虫经常在光亮的地方活动,有些昆虫总是躲在阴暗的地方活动。即使是同一种昆虫,它跟光线的关系也会改变,是由当时的自身生理状况和外界环境来决定的。 探究新知 关于蚕和光的关系,也同样如此。家蚕的祖先本来是生活在野外树上的。小蚕从卵内孵化以后,趋光的习性使它们可以爬到照明最强的桑芽顶部上去,吃到最适合的叶子。较大的蚕,由于日光会把它们身体晒得过热,因此会避开光亮的地方。所以家蚕的祖先,小时候喜光,长大后喜暗,这对当时它的生存是有利的。 探究新知 问题2:米在什么情况下不容易生虫 米生虫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黄白色的小虫子,是米蛾的幼虫。另一种是黑色的小虫子,称米象。 米蛾的幼虫及成虫 米象 探究新知 米生虫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粮食还在地里时,就带上了虫子的卵。经过粮食工厂加工后仍然粘在一些大米上。虫卵在夏季高温时孵化变成小虫子。另一个原因是有些虫卵藏在米缸底、米袋缝、墙缝、地缝等,人们很难把它们根除,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温暖潮湿),这些虫卵孵化出来便会爬进米袋,生长并繁殖。 探究新知 问题3: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蚂蚁靠触角以及分泌物的气味来传递信息。蚂蚁头上的触角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其触角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洞,一些孔洞里具有感受气味的细胞,触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