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课题名称: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指导思想:本节课我会采用练习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类推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尝试、讨论等方法进行化简比,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内容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以旧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性质为基础,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求比值等。通过本节课为将来学习比例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知道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及上一节课认识了比,能正确求比值。在此基础上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发现和总结的过程。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求比值。 8∶4= 48∶12= 16∶8= 40∶16= 2.找出下列分数中相等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找的? 学生找出后,教师作引导性提问:它们为什么相等?谁能完整地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由上面这两组题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两道练习题,加强了基础训练,巩固了求比值的练习,同时第2题的设计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节课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 = = = ↓ ↓ ↓ ↓ 200∶240 = 20∶24 = 10∶12 = 5∶6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观察,然后思考:从左往右看,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右往左看,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带着上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上面的这个例子,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后,小组间交流汇报。 预设: ①从左往右看,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②从右往左看,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教师可以提出,这个相同的数能不能是0?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应该能够说出不能为0。 【设计意图: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 教师:把上面得到的两条规律概括起来,你能得到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教师可以提出,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在学习上降低难度。】 揭示了比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例2中的四个比,找一找哪一个最简,从而揭示最简整数比的概念 让学生在例2中找出你认为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请学生举出最简比的例子,多找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在举例的同时加深了对最简整数比的认识。 由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最简整数比的特点: ①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 ②比的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