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9057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六年级上第四单元第3课时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782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学,单元,问题,分配,按比例,简单
  • cover
问题解决 第1课时 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课题名称: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从学生基本认知水平出发,以遇到“难题”这样的情境引入新课,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愉悦。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明确按比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给出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按比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理解比的广泛用途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卡片、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陈红和赵青到文具店买文具的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 教师谈话: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我们来看看他们拿出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该怎样分? 笑笑和淘气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 教师: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作出评价,板书平均分) 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 教师: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如果不平均分,那该如何分?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为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平均分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利用学生合伙购买文具怎样分的问题情境,学生兴趣盎然,立刻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数学知识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探究新知 谈话:在第一个问题“笑笑和淘气各拿出8元钱,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应该怎样分? 预设:把10支水彩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 教师:把10支水彩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实际就是按几比几的比率来分的?(按1:1来分的) 教师:在第二个问题“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 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 预设:平均分不合理,因为两个人出的钱数不同。应该按照他们出的钱数的比来分才合理。 教师:他们两个人出的钱数的比是多少?(6:4=3:2) 怎样理解3:2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预设:可以理解为他们出两人的钱数分别为3份和2份,他们两个分笔记本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