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20260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

日期:2024-12-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86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设计,统编,学期,高一,学年,--2024-2025
  • cover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主题与线索: 活动1:根据单元导语和单元目录,探讨单元主题和主要线索。 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思考、探讨,明确单元主题,宏观建构单元历史发展线索。如 主题: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 主线: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 2.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8) 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 2.建国初期为政权与经济建设所作的努力及其成就 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目标】 活动2:阅读课标内容,浏览教材,分析、提炼本课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目标: 1.利用教材叙述和有关材料,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主要史实和新中国巩固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利用教材叙述和有关材料,了解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认识其意义。 3.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贡献。 【教学重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 情境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新中国成立的条件日益成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 活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成立的主要背景。 1.背景 (1)前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上一节所学) 材料1:1949年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即“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得出第(2)点结论。 (2)理论: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 归纳教材内容,得出第(3)点结论,并列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主要内容,顺便简要指出与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区别。 (3)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确定了国旗、国徽和代国歌。 再用下列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共同纲领的地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阅读教材,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情况。利用两张图片,感受当时的氛围。 2.成立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天安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三个角度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意义 (1)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看: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人民真正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