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指出了新道路,但革命本身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问题。苏联模式是在放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后,在党内外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逐步探索出的一种模式。其形成初期适应了经济落后、结构简单和以增强国防能力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状况,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显示了动员性强和困难承受能力强的优点。但是,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化,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化,改革任务尖锐地、迫切地摆在了战后苏联历届领导人的面前。 俞邃《十月革命业绩与苏联模式教训》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程标准】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了解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认识其历史影响。 【唯物史观】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明确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特点。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01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02 家国情怀 03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认识列宁主义的内涵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历史解释】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涵 【时空观念】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十大背景 【家国情怀】感悟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和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对中俄道路选择的比较学习,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坚信我们自己道路的选择和自信。 教学目标 【时空定位】 1903 1914 1917 1918 1921 1922 1924 1928 1937 列宁主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思想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一个模式: 一个主义: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时代(1917—1924年) 两场革命: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四大变化: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 苏联成立 列宁逝世 斯大林时代 (1924—1953年) 两大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沙皇专制到苏维埃政权 列宁主义 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识回顾】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的发展历程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新和谐公社”蓝图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871年3月28日,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由理论到实践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 由理想到现实 壹 列宁主义的形成 1、背景 经济 政治 阶级 思想 组织 阅读教材91页第一段,归纳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俄国工人阶级产生。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合影。第一排左起第三人、第四人分别是列宁和马尔托夫。 【概念阐释】布尔什维克党 “布尔什维克”是俄文“多数派”的音译,布尔什维克党是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与“布尔什维克”相对的是“孟什维克”,俄语意指“少数派”。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