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嘎仙洞遗址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有一个巨大的天然山洞,名叫嘎仙洞。从这里走出的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统一北 方。在此以前,前秦一度是北方的统治者。一次著名的战役给拓跋部的崛起提供了机会。这是什么战役?导致了什么后果?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宋 齐 梁 陈 南 朝 西晋 东 汉 (前秦统一北方) 回顾旧知: 匈奴 前赵、北凉、夏 鲜卑 前燕、后燕、西秦、 南凉、南燕 羯 后赵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汉 前凉、西凉、北燕 巴氐 成汉 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对峙 376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 苻坚 王猛 一、淝水之战 壹 贰 叁 时间 作战双方 人数对比 结果 影响 一、淝水之战 383年 前秦vs东晋 90万 VS 8万 东晋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示意图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以少胜多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前秦 东晋 ①.苻坚骄傲轻敌 ②.军队内部民族成分 复杂,军心涣散。 ③.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①.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②.士气高昂,内部团结, 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合作探究: 拥有80万兵力的前秦却败于只有8万兵力的东晋, 你认为导致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一、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想一想: 一、淝水之战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383年 386年 439年 471年 淝水之战 建立北魏 北魏 统一北方 孝文帝 即位 鲜卑族 拓跋部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冯太后汉化改革 1.改革背景: 1.改革背景: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张泽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②.鲜卑族因内迁比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 巩固统治 壹 贰 平城: 地理位置偏北,交通不便, 粮食供应困难;保守势力强大;受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 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 农业发达,文化昌盛 有利于控制中原。 迁都洛阳 2.改革内容: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推行汉化措施: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说汉语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内容: 《孝文帝出行图》 穿汉服 推行汉化措施: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拔拔 长孙 贺兰 贺 达奚 奚 独孤 刘 丘穆陵 穆 勿忸于 于 孝文帝选择中原汉族贵族女子为妃,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摘自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改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 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 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汉、鲜卑杂用,孝文帝在模仿两晋、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官制中的鲜卑成分。 采汉制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说汉语 改汉姓 采汉制 穿汉服 语言: 服饰: 姓氏: 婚姻: 政治: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魏官制、法律等;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联汉姻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改革内容: 推行汉化措施: 自晋、宋以来,好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