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2溶解度 (人教版)九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学会测定物质溶解度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 培养学生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理解溶解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新知导入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怎样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呢?应该控制哪些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用“S”表示。 达到饱和 一定温度 100g溶剂 溶解度的单位:克 ① 条件 ② 标准 ③ 状态 ④ 质量 四要素 固体的溶解度定义: 新知导入 讨论思考 “20℃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g”,其含义是什么?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固体,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固体。 新知导入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 20℃ 31.6g 100g 131.6g 温度。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概念中溶剂的量已经规定为100g,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体物质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或溶质和溶剂的种类)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 外因 探究新知 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而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溶解度/g(20℃) 溶解性 举例 <0.01 难溶 AgCl、CaCO3 0.01~1 微溶 Ca(OH)2 1~10 可溶 KClO3 >10 易溶 KNO3、NaCl 探究新知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列表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 解 度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71.3 7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探究新知 作图法 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上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探究新知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陡增,如KNO3、NH4NO3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缓,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探究新知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点、线、面) 表示意义 曲线上的点 两曲线的交点 线 曲线以上的区域 曲线以下的区域 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表示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表示溶液中有溶质剩余,是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表示溶液是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探究新知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查询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 3.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4.确定获得饱和溶液的方法 5.确定结晶方法 探究新知 气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 在1体积水里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