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同学们,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是由谁作词的 答:歌名《橄榄树》,是由三毛作词。 同学们,歌曲创作的主人公三毛就是一个喜欢流浪的人,只有经历过流浪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流浪在外”的孤独心情。而今天我们也来认识这样的一位诗人,七百年前他也是一位“流浪的”、“充满乡愁气息的”、“奔波在外”的诗人。 七百年前,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位诗人的一篇有名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净沙·秋思 编部版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部分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 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孛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 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小令 《青哥儿·十二月》(12首) 《四块玉·恬退》(4首) 《四块玉·天台路》 《四块玉·紫芝路》 《四块玉·浔阳江》 《四块玉·马嵬坡》 《四块玉·凤凰坡》 《四块玉·蓝桥驿》 《四块玉·洞庭湖》 《四块玉·临笻市》 《四块玉·巫山庙》 《四块玉·海神庙》 《四块玉·叹世》(9首) 《喜春来·六艺》(6首) 《小桃红·四公子宅赋》(4首) 《蟾宫曲·叹世》(2首) 《清江引·野兴》(8首) 《寿阳曲·山市晴岚》 《寿阳曲·远浦帆归》 《寿阳曲·平沙落雁》 《寿阳曲·潇湘夜雨》 《寿阳曲·烟寺晚钟》 《寿阳曲·渔村夕照》 《寿阳曲·江天暮雪》 《寿阳曲·洞庭秋月》 《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4首) 《庆东原·叹世》(6首) 作品简介 套数 《赏花时·长江风送客》 《赏花时·孤馆雨留人》 《赏花时·掬水月在手》 《赏花时·弄花香满衣》 《一枝花·惜春》 《粉蝶儿·寰海清夷》 《青杏子·姻缘》 《青杏子·悟迷》 《哨遍·张玉岩草书》 《哨遍·半世逢场作戏》 《耍孩儿·借马》 《集贤宾·思情》 《新水令·题西湖》 《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夜行船·秋思》) 《行香子·无也闲愁》 《一枝花·咏庄宗行乐》 《乔牌儿·世途人易老》 《夜行船·不合青楼酒半酣》 《夜行船·帘外西风飘落叶》 《女冠子·枉了闲愁》(大约完整) 《夜行船·一片花飞春意减》 《夜行船·天地之间人寄居》 《水仙子·暑光催》(大约完整) 《粉蝶儿·至治华夷》(残) 《集贤宾·金山寺可观大海》(大约完整) 马致远有作品:《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梁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后经人辑入《东篱乐府》。 元曲 我国古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 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