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诗歌 导入 曹 操 征 乌 桓 灭 袁 绍 定 统 一 壮 志 孟 德 登 碣 石 观 沧 海 抒 博 大 胸 怀 观 沧 海 曹操 走近诗人 曹操善诗歌,其诗大都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诗歌风格: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 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候”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创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北征班师回朝的途中,路过碣石山,大战之后,身为主帅的曹操跃马扬鞭,登上了秦始皇、汉武帝曾经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本诗选自《曹操集》,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 “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体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诗体知识 乐府原是汉武帝设立掌管音乐的机构名称,后来演化成为诗体名称,乐府诗就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是“乐府双璧”。曹操的《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观沧海》就是一首乐府诗,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乐府诗一般是没有标题的,《观沧海》是后人加上去的。 诗歌 朗诵 诗歌 齐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dàn)澹,山岛/竦(sǒng)峙(zhì)。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sè),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zāi),歌以/咏志。 诗歌 疏通 诗歌 赏析 东临 碣石,以观沧海。 临:到达,登上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相时曾路经这里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我要来饱览这大海的壮阔。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思。 诗歌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内容 诗歌 赏析 水何 澹澹,山岛 竦峙。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 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海面那么宽阔,海水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映入眼帘。 海水荡漾→动态 山岛耸立→ 静态 这两句诗是诗人从哪一角度观看到的情形 写出了大海怎样的状态 诗人从碣石山往下俯视到的沧海的情形。 在视觉上突出远观的景物,动静结合,海水动荡为动景,山岛耸立为静景。相互映衬,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出大海那种雄浑辽阔的气势。 诗歌 赏析 树木、百草→静态 → 秋风、洪波→动态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草长得丰茂繁盛。 大海在萧瑟的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 写山岛树木,使人不仅感觉到大海的波澜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由静转动,写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作者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 诗歌 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地运转,好像是从这广阔的大海中开始的; 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星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