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我的母亲 1.在默读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2.抓住文章的线索,通过文中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优秀品格,撰写“候选人事迹展播视频”画外音; 3.理解作者反复提及“感谢母亲”的用意,体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4.品析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第1课时 溺(nì):淹没在水里。 佃(diàn)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劳碌(lù):事情多而辛苦。 私塾(shú):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场所。 周济(jì):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宽厚(hòu):(待人)宽容厚道。 仁慈(rén cí):仁爱慈善。 连夜:当天夜里(就做)。 慰(wèi)勉:安慰勉励。 不辍(chuò):不停止。 任劳任怨(yuàn):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谋求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预习导学】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默读全文的过程中,根据回忆性散文的写法特点,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 阅读小提示: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围绕线索叙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格 2.文章在叙述这些事件的过程中,除了叙述与描写,还综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示例:《回忆我的母亲》的线索是“母亲勤劳的一生”。主要事件有:①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②母亲聪明能干,整日劳碌;③母亲在家庭中任劳任怨,宽厚仁慈;④母亲同情贫苦的人,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等品格。 2.在叙述这些事件的过程中,除了叙述与描写,还综合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议论的作用:①深化主题,如“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通过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所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也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母亲的不易。②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例如“母亲是个好劳动”这句议论揭示了母亲勤劳能干的品质。 抒情的作用:①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如“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一定能做到的”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 1.注意良好的默读习惯的养成; 2.注意默读的时候,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比如标注段落序号。 【合作探究】 寻找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结构 1.全文共17段,试着给每个段落找出关键句,据此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2.通过上面的分析,对于回忆性散文的结构,你有一个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关键语句示例: 第1段: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第2段:我家是佃农。 第3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4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5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第6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 第7段: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第8段: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过渡)……母亲没有灰心…… 第9段: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第10段: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 第11段: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 第12段: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 第13段: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第14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第15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第16段: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 第17段: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文章结构示例: 第1段属于总起,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第2到13段回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突出母亲是勤劳的母亲,也是革命的母亲,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2到7段描写在贫苦的家境中母亲的所言所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