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054038
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7656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PPT
(
课件网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词牌名 题目 有所感慨 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解 题 导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著有《稼轩长短句》。 作者简介 导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南渡后的辛弃疾,曾多次上书朝廷,提出抗金主张,陈述恢复中原大计,却一直未被采纳。以后也只委他一些闲散官职。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退居江西。辛弃疾报国之志难酬,最后在江西抑郁而死,终年68岁。 导 背景链接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载(1203)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禧元年(1205) 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 镇江,又名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地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咏志的著名词章。 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整体感知 思 议 对议:同桌互背原文。 组议:组长带领组员说出词的大意。 望:眺望。 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北固楼:即北固亭。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设问,词人登楼远眺,想到大好中原已经沦陷,触景生情,悲愤发问。 展 请从修辞角度品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①比喻、用典、设问。化用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把千古兴亡的历史变迁比作长江水, ③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奈、伤感。 展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一语双关,分别包含那两层含义? 双关,“悠悠”既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无穷。 展 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坐断:占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休:停止。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当年孙权年轻时,就统帅千军万马。他占据东南,与敌人不停地征战。 展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能力相当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个儿子应当像孙权那样的! 展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本词的下片是如何塑造孙权这一英雄形象的? 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运用借代手法,从正面表现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决抵抗的英雄气概;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借曹操、刘备的英雄形象和曹操赞美孙权的话,从侧面烘托了孙权的英雄形象。 解 如何理解“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4-2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24)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八年期中测试卷 语文(含答案)(2025-04-24)
初中课外阅读必考内容整理及练习《骆驼祥子》(学案含答案)(2025-04-24)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4—2025下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4-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