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整合复习课 心安是归处,忧乐总关情 1.完成两文的记诵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句式,快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基本内容,体悟思想情感。(重点) 2.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并运用类比、对比等多种阅读方法,构建与本文同主题的知识体系。(重点) 3.深入体会作者崇高的思想境界,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与民同乐的情怀,培塑核心价值观。(难点) 学习目标 第一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基础巩固 1.范仲淹,字 希文 , 北宋 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学过他的《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 2.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号 醉翁 ,晚年又号 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简介 (1)点明主旨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5)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名句默写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文中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文中点明全文主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5)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着,太守醉也。 【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词类活用】 北通巫峡——— 百废具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言字词 《岳阳楼记》 “具”通“俱”,全,都 “属”通“嘱”,嘱托 名词作状语,向北 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名词用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一词多义】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极 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者矣 初极狭,才通人 来,表目的 因为,表原因 到达 尽头 极点 最,非常 或 或异二者之为 而或长烟一空 一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 有时 一片 全 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 结构助词,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古今异义】 前人之述备矣: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夫巴陵胜状: 气象万千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详尽 迫近 国都 美好 景象 景象、景色 【特殊句式】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倒装句,状语后置 倒装句,定语后置 倒装句,宾语前置 判断句 《醉翁亭记》 【词类活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之者谁——— 山行六七里——— 杂然而前陈者——— 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射者中——— 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古:管乐器和弦乐器,这指音乐 今:常指蚕丝、竹子 古义:花 今义: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