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7730

2025届高中化学三轮复习 考前必备(课件 素材)

日期:2025-02-0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013001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届,高中,化学,三轮,复习,考前
    一、综合实验答题规范 (一)实验操作类规范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题模板】 答题关键词:pH试纸、表面皿、玻璃棒、蘸待测液、标准比色卡、对照。 四步:①取放试纸→②蘸待测液→③点滴试纸→④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概括为“取、蘸、点、比”。 抓住关键词和四步操作环节,此类问题一定不失分 2.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后,重复上述操作。 碱式滴定管: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3.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 【答题模板】 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气泡 4.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答题模板】 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微热法———关键词:封闭(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微热、气泡、水柱; 液差(封)法———关键词:封闭(用止水夹关闭右侧导气管,向××漏斗加水)、液差(××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停止注水后,水柱不变化); 整套装置气密性检查:为使其产生明显的现象,用酒精灯对装置中某个可加热容器微热,观察插入水中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也可对整套装置适当分割,分段检查气密性 5.焰色试验的操作 (1)操作:先将铂丝蘸取盐酸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2)用盐酸洗的原因:金属氯化物的沸点较低,灼烧时挥发除去。 答题关键:①烧、蘸、烧、洗、烧;②观察K元素的焰色试验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6.萃取分液操作 (1)萃取: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打开上口的玻璃塞,将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并不时打开旋塞放气,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2)萃取现象描述:溶液分层,上层×色,下层×色。 (3)分液操作: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题关键:①液面上方与大气相通;②沿烧杯壁;③上上下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7.浓H2SO4稀释(或与其他液体混合)操作 将浓H2SO4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无水乙醇、浓硝酸等)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题关键:①浓硫酸倒入水中;②缓慢;③不断搅拌。 8.粗盐的提纯 (1)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过滤。 (2)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出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单层滤纸一边弄破滤纸。 9.获取晶体的操作 (1)改变温度: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改变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的: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过饱和溶液:加入晶种、摩擦器壁。 10.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1)方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2)液面相平的理由是:如果烧瓶中的压强和外界大气压不一致,就不能准确地求出气体体积。 (3)误差分析:未恢复至室温,气体膨胀,气体体积偏大。未调平,气体体积偏小。 11.配制Fe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