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12/92/922f227fed48e3e164cd624b4c9fda0f.png)
济南的冬天 立冬将至,寒意便悄悄袭来,北方的冬天即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我们一起“走进冬天”,寻找冬的魅力,请你积极参与本次学习之旅。 练基础 【寻找冬景】 1.请你赏读文人眼中的冬景,给其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冬日午后的阳光照在大地上,增添了丝丝暖意,小鸟儿站在树梢,ān shì( )地享受着惬意的时光。 (2)房屋、树木都被雪笼罩着,村落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当我看到家乡的美景时,我心里便有了着落( )。 (3)一阵阵的大风呼啸而过,澄清( )的河水渐渐变成了厚厚的冰层,堤岸边的柳树也换上了褐色的新衣。 (4)冬天快过去了,藏了一个冬天的太阳终于肯把自己 zhù xù( )的阳光全拿出来,慷慨地洒向大地。 2.寻找《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描写景物的不同角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俯视) B.古老的济南,城内……,城外……,山坡上……这是张小水墨画。(不断改变立足点来描写所见景物) C.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仰视) D.看吧,山上的矮松……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那些小山太秀气!(先俯视,然后由下而上,层层铺写) 【描绘冬天】 3. 这是描写冬天下雪场景的一段文字,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立冬”就要下雪,这是对北方最起码的尊严。②说话间,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说下就下,先是半夜里撒下稀疏的细粒儿,“沙沙沙”带着劲,给大地醒醒脑。③紧接着雪花打着卷,或者斜着身子飘,铺天盖地,风到哪里雪就下到哪里。④翌日半晌一出门,黄四娘家寻不见,千朵万朵压枝低,世界白得没了方向。 A.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应将双引号删去。 B.第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细粒儿”。 C.第③句中的“铺”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钅”,再查七画。 D.第④句化用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两句诗。 4.阅读下面的描绘冬天的语段,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我却偏爱冬季。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出春的温柔妩媚; , ;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怅然。冬,就像一杯浓浓的苦咖啡,虽苦却芳香撩人,让人留恋。 【体会冬韵】 5.朗读是感知的基础,为了更好地领略冬天的美,你认为给下面这段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注重音的哪一项最恰当 请说明理由。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A.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B.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C.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D.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探究冬至】 6.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你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三条信息。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的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练能力 老舍为我们展现了济南不一样的冬天,在他的笔下,冬天的山是秀气的,水是清亮的。下面这篇文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