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3235

第六单元 大单元情境任务 单元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63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六,七年级,语文,2024,编版
  • cover
大单元情境任务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为此,班级开展了“探索未知·点燃好奇心的火焰”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板块一:埋下好奇心的种子】 1.下面是班长小语为本次学习活动找到的相关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探索,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 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    ,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护、需要宽容以待,需要有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它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ì(  )肆     mèi(  )力 呵(  )护    创(  )造 (2)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 B.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 C.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 D.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 (4)“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或诗人中寻找依据。 (5)请你就语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2.活动中,小语找到了一段有关“思维能力”的表述,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②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③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 ④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3.活动中,小语就“如何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主题设置了在线留言,征集大家的看法,下面是部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留言,请你结合下列内容谈谈你的结论。 留言一:在我看来,在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时,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靠广大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留言二:刚开学,生物老师就带着我们走进学校附近的植物园上了一堂特别有趣的课。各种植物就像人类的好朋友一样,大家学习生物的热情空前高涨。 留言三:女儿告诉我,有些内容单看课本来“脑补”细节,导致课程枯燥无味。有些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希望学校多组织一些有趣、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真正爱上学习。 4.活动中,有同学认为孙悟空就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请你结合对《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体验,为这种看法找出一个依据。 5.为了让同学们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小语结合学过的古诗文写了一段发言稿,建议同学们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请你帮他完善。 孔子告诉我们要有得当的学习方法:①    ,不亦说乎 ②    ,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    ;④博学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