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4776

第五单元教材同步知识清单-【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下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36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同步,第五,下册,模块,拓展
  • cover
第一课《水经注·序》 一、作者及文学常识 1.作者:郦道元(466—527),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字善长,出生于今河北涿州。 他继承和发展了《水经》的地理学内容,著有《水经注》,是一部详细记述河流地理及沿岸名胜的地理文献,被称为“古代地理名著”。 《水经注》融地理、历史、文学于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2.文学常识: 《水经注》特点:内容丰富,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体现了郦道元“究天人之际”的治学精神。 成书背景:《水经》是魏晋时期成书的一部地理书,仅有一万多字,内容简略。郦道元不满其遗漏与粗略,撰写《水经注》补充详述,成书约三十余万字。 二、文学体裁 1.体裁:地理散文,兼具说明文与记叙文性质。 《水经注·序》是整部《水经注》的序言,用以交代写作背景、目的和价值,同时彰显治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文中体现了汉语散文简洁凝练、富有文采的特色。 三、字音、字形、字义 1.字音: 靡(mǐ):没有。 阙(quē):遗漏。 浏(liú):清澈。 漠(mò):广大空旷。 覆(fù):覆盖。 2.字形辨析: “靡”与“弥”:“靡”意为“无、没有”,“弥”意为“遍及”。 “颇”与“坡”:“颇”表示“稍微、偏向”,“坡”表示“倾斜的地面”。 3.字义: 靡:无,没有。 阙:遗漏,缺失。 综:综合,统括。 溯:逆流而上。 崇:高。 四、词语辨析 1.靡与靡然:靡单指“没有”,靡然表示“顺从的样子”。 2.崇山与崇高:“崇山”指高大的山,“崇高”比喻道德、境界或地位。 3.阙与缺:“阙”多指书籍记载的遗漏,“缺”一般指事物的不完整。 五、课文结构 1.第一部分(开篇):概述《水经》的内容及不足。 2.第二部分(主体):阐述撰写《水经注》的目的与方法,详述治学精神。 3.第三部分(结尾):总结地理记述的意义,表达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 六、阅读要领 1.关注文中“补阙”与“记录”的主旨思想,理解郦道元对山川地理的热爱。 2.把握说明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体会文本中融入的人文情怀。 3.注意文中表达层次的条理性,理清作者思路和写作目的。 七、解读课文 1.主旨: 撰写目的:弥补《水经》内容的不足。 表现情感:郦道元热爱自然、崇尚学术、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 2.思想意义: 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科学求真的精神。 对后世地理学、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八、拓展理解 1.《水经注》的特色: 文学性:文章描写山川景物富有诗意,用词精准、感情真挚。 科学性:详细记述地理状况,具有重要的地理价值。 2.对后世的影响:《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经典,还对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山水文学”的开端。 九、文言知识 1.常见实词: 靡:无,没有。 阙:遗漏。 崇:高大。 浏:清澈。 溯:逆流而上。 2.常见虚词: 其:表选择或推测。 盖:表原因,可译为“因为、大概”。 以:表方式、原因,可译为“用、因为”。 之:指代、结构助词。 3.文言句式: 判断句:《水经》者,述江河之大经也。(判断词“者”“也”) 被动句:或附益以增其辞。(被附加) 省略句:述江河(之)大经也。(省略宾语“之”) 十、阅读训练方向 1.理解文中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 重点句翻译: 《水经》者,述江河之大经也。 (《水经》是一本记述江河大经的书。) 余敬其先志,乃撰而补之。 (我敬仰《水经》的志向,因此撰写补充它。) 2.归纳文意:作者的写作目的、科学态度和情感表达。 3.从语言入手,分析其语言风格的简洁与凝练。 十一、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类别例词意义 实词靡、崇、综、阙没有、高、综合、遗漏 虚词其、盖、以、之表推测、表原因、表方式、指代或结构助词 十二、句式判断 句式类型例句特点 判断句《水经》者,述江河之大经也。用“者”“也”表判断 被动句或附益以增其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