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7764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1632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登泰山记,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记登 泰 山 鼐 泰山简介 泰山,古称东岳,又称岱山 岱宗,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和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 岳”,因其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 称为“五岳独长” “五岳独尊”。它位于山 东省中部,最高峰玉皇顶,又叫天柱峰,海 拔1524米。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作为神的化 身,常常登山封神,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到 处建庙塑神 从而使泰山文物荟萃,和中国几干年的历史 文化熔为一体,人们常常把泰山当作崇高伟 大的象征,因而泰山成为游览的胜地,历代 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作品。 姚鼐(1732—1815),字姬传, 一字梦縠,清代桐城(今 属安徽)人,因节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 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榭并称为“桐 城三祖” 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 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 歙县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 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 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 《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 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义理,考据, 辞章”不可偏废。 作者简介 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方苞 ,经刘大魁、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 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 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 ,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题解 记, 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 点明浏览的地点, “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述游泰山的经过 和所见所感。 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 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 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 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 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与景,可状物,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 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如: 《小石潭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 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杨古代民 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桃花源记》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 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议论,表 明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登泰山记》写景 、叙事,描述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碧霞元君 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 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中国古 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碧霞” 意指东方的 日光之霞,“元君”则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 ,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传说其为东岳大帝 之女,司职为使妇女多子,井保护儿童。 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 汶(wèn ) 水 磴(dèng ) 绛 ( jiàng ) 色 若偻 ( Iǚ ) 石罅 (xià ) 南麓( Iù ) 徂 ( cú )徕(Iái ) 晦 (huì ) 日 樗 (chū ) 蒲 干支纪年法,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 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 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朗读课文,想一想 1.思考全文写作思路。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壮丽的图面 3.你认为画面中最精彩的是哪一幅 补写自然景观 返记人文景观 描绘日出美景 记述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