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3745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同步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2-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14814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PPT,35张,课件,同步,19课
  • cover
(课件网) 【读图识史】阅读教材两幅“合影”,分析其中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图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图一: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 革命派缔造了民国的基石,袁世凯得到了民国的名器,这是当时中国社会选择的结果。但前者并不甘心与这一结果,后者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于是,开始于清末的民主与专制之争,注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新的肉搏。而古老的中国仿佛又进入了一个乱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1916 军阀割据混战 1916-1928 概念释义: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民国军阀的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2.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3.10,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合影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2)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3)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修改总统选举法。 (4)1914年8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2.袁世凯复辟帝制 过程 袁世凯政府与日本驻华公使签定“二十一条”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袁世凯批准“二十一条”的文书 (5)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6)1915年8月--12月袁世凯筹备君主立宪制的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7)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8)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2.袁世凯复辟帝制 过程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十一条”签于1919年5月9日,称为“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 一、要求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并加以扩大。 二、要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 三、规定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四、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五、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中日民四条约》 《中日民四条约》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谈判多次最终确定的修正案,有袁世凯政府签订的《关於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於山东之条约》等条约,因在中华民国四年(1915)签订,故被称为“民四条约”。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等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宋教仁案暴露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丑恶嘴脸。 3.革命派维护共和的斗争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被刺杀后的宋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