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4923

八上19 苏州园林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2283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上,苏州园林,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9、苏州园林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学校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了解作者: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略有删节。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卷网-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欣然允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所写内容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人民教育-出卷网-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将原奥改为《苏州园林》。 背景透视: 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特别强调言之有序。常用的顺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对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实体性事物的描写,多用这种顺序。 知识链接: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具体表现在: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明确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明说明的对象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2)把握特征 方法一:看标题,找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方法二:抓文段中的关键句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方法三:根据说明的内容,提炼关键信息,概括出事物的特征 知识链接 字词积累 (1)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和文物等) (2)重峦叠峰:重重叠叠的山峰。 (3)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4)别具匠心:另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5)因地制宜: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说苏州园林的地位以及特点。 第二部分(3-9):使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文章的结尾,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思索和向往。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文章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在介绍各部分的时候,按照有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说明。作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其地位的评价是什么? 整体感知(抢答)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苏州园林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细读课文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问题探究,品鉴特征 1、课文主体部分围绕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分别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介绍。对象明确,特征鲜明。请仿照示例分析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方面 特点 亭台轩榭的布局 追求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 假山池沼的配合 ① ② 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树木高低错落,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