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 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知识点 第1节 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机械运动: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例如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绕地球公转的月亮篮球场场中投出的篮球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在做机械运动。(提醒:机械运动主要强调宏观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花朵绽放,心脏跳动,闻到花香都不属于机械运动。) 2.运动是绝对的。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或静止是相对参照物体而而言的,因此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照物: (1)看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相对于这个参照物如果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是它是静止的。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根据选择需要来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也会不同。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树木等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3)举例:①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要求受油机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②我国两个航天器(例如神舟8号与天宫1号对接)相互对接时要保持相对静止。③在风洞中高速气流掠过静止的飞行器在飞行器在空中高速运动时的效果相同。 二、运动的描述 1.描述物体运动有不同的方式。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的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例如: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做的是直线运动过山车上的乘客做得是曲线运动。 2.分类是给予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植物是否有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按物体运中路线的形状,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分类必须提出分类标准再按照标准区分归类。分类因突出事物的特征是物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 3.比较快慢的两种方式: 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通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 ②比较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4.速度 (1)科学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常采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 (2)定义: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大小叫作速度。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 (4)单位:国际单位制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5) 1m/s的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时间为1s,物体运动的距离为1m。 三、速度的测量 1.图中上方的车辆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车做变速(加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3.人走路的速度为5km/h,骑自行车的速度为15km/h,高铁行驶时的速度为300km/h,光在真空中传播3×105km/h,3×108m/s 。 4.运动图像问题 a b c d (a.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 d加速运动 ) a.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中,v不变,s与t成正比。但不能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因为v与s.t都无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v不随时间变化) c.静止时s-t图像(s不随时间变化) 四、速度的应用 1.已知路程.时间求速度,用公式___v=s/t____。 2.已知路程.速度求时间,用公式t=s/v_ ___。 3.已知速度.时间求路程,用公式___s=vt_____。 4.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1)对于变速运动,要注意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对应关系。不能将甲段求出的速度运 用到乙段上去求乙段的路程或时间,即三者必须是对应于同一物体的同一运动过程。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