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4178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写作指导:“世间事皆有因”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73次 大小:229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学年,统编,高二,写作,指导
  • cover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世间事皆有因”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完成下列作文。 有人说,每个事物的存在,每件事情的发生,每个观点的形成都有一个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原因,那么它就是由它本身所引起的,而这是不可能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分析 材料阐述了一个核心观点:每个事物的存在、事情的发生以及观点的形成都必有其原因,否则就会陷入事物由其本身引发这一逻辑悖论中。这反映了一种对因果关系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定,强调世间万物并非孤立、偶然地出现或形成,而是在错综复杂的因果链条中孕育而生。 从哲学层面看,这与因果律的基本原理相契合,因果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在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始终秉持着寻找因果关系的信念,无论是物理现象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是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都是基于因果逻辑的探索。在社会现象中,历史事件的发生、社会思潮的兴起,也都能追溯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根源。例如,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阶级矛盾、启蒙思想传播、财政危机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工业革命的兴起,源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资本积累等原因的共同推动。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应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成因,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避免简单、片面地看待问题,从而做出更理性、明智的决策和判断。 本题任务要求考生对这一观点发表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这就需要考生不仅要深入剖析因果关系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意义,还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一观点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个人的成长发展、社会的热点问题、文化的传承演变等,通过严谨的论证和清晰的表达,展现自己对因果逻辑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以及对世界万物相互关联、有序发展的理性认知。 二、立意指导 1. 因果之链,认知之匙:着重阐述因果关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关键工具。从自然科学中的定律发现,如牛顿因苹果落地而探索万有引力定律,到社会科学中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多种因素分析,说明把握因果关系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世界运行规律,从而指导我们在学习、研究等方面深入探索,获取知识。 2. 溯因求果,修身正行:探讨在个人成长和品德修养方面,因果观念的重要性。以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式为例,分析反思自身行为的因果,如因勤奋学习而取得学业进步,因友善待人而收获良好人际关系,引导我们主动追寻行为的因果,及时修正错误行为,培养良好品德和习惯,实现自我完善与成长,在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塑造积极人生。 3. 洞察因果,引领社会发展:分析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理解因果关系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进步的作用。例如,通过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因果探究,认识到工业排放、生活方式等是因,环境恶化是果,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政策;从教育资源不均引发的社会分层等问题出发,探讨如何依据因果关系进行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强调领导者和决策者应具备敏锐的因果洞察力,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三、标题范例参考 1. 《循因果之径,探万物之理》 2. 《以因果为笔,绘世界之图》 3. 《解因果密码,启智慧之门》 4. 《悟因果之道,筑人生之基》 5. 《明因果关联,促时代发展》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分析:此谚语简洁直观地体现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在农业生产中,种下何种种子(因),就会收获相应的果实(果),这不仅是自然规律,也寓意着人生行为与结果的紧密联系,警示我们要谨慎行事,因为行为的“种子”必将带来相应的“果实”,引导我们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