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4185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写作指导:“无区别与区别对待的公平之辩”

日期:2025-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232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之辩,公平,区别对待,区别,学年
  • cover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无区别与区别对待的公平之辩”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作文。 有同学认为,无区别对待,一视同仁才公平;有同学恰恰相反,认为区别对待才公平。请你任选一方,写篇立论陈词,表达你的看法,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材料分析 本次作文围绕“公平”这一核心概念,探讨了“无区别对待,一视同仁才公平”与“区别对待才公平”两种对立观点。这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辩题,需要深入剖析两种对待方式在不同情境下与公平的关系。 从社会制度层面来看,无区别对待体现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公平的基石。例如法律制度,无论身份、财富、地位如何,所有人都要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规,触犯法律都将受到相应的制裁。这种一视同仁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予每个公民平等的保护和约束,让人们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正的法治环境中,不会因为特权或歧视而遭受不公正待遇,保障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以在宏观层面实现,维护了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完全的无区别对待可能会忽略个体差异,导致事实上的不公平。比如在教育领域,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采用无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分配方式,对于那些基础薄弱、家庭无法提供额外学习支持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在学习上逐渐落后,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机会,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不断拉大,这显然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初衷。因此,适当的区别对待,如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特殊教育支持等,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促进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 从社会福利分配角度分析,一视同仁的分配方式看似公平,但对于弱势群体可能并不合理。以医疗资源分配为例,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可能因经济条件差而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如果按照统一标准分配医疗资源,这些地区的居民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加剧。而区别对待则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建设更多基层医疗设施等方式,使医疗资源向弱势群体流动,缩小城乡、贫富之间在医疗保障方面的差距,让社会福利真正惠及每一个人,实现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性,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健康权益。 在就业市场中,无区别对待在招聘环节表现为统一的学历、专业、技能等标准要求,这有助于筛选出符合岗位基本需求的人才,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但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他们虽然在身体上存在一定障碍,但在其他方面可能具备独特的才能和潜力。如果企业能够区别对待,为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岗位和无障碍的工作环境,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能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从社会整体层面来看,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即机会公平的拓展,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是无区别对待还是区别对待,都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其是否公平,而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领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让公平的理念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得以落地生根,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和发展机会,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公正、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 二、立意指导(以“区别对待才公平”为例) 1. 因情而异,方显公平真义:强调在不同的情境和个体状况下,区别对待是实现公平的关键。比如在教育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避免“一刀切”导致的部分学生跟不上或“吃不饱”的情况,从而在教育领域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