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5251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578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亚洲法律时发现,八世纪初日本在制定大宝律时,吸收了唐律“八议”中的“六议”,将“十恶”改为“八虐”。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唐律对日本法律影响较大 B.中日文化交流频繁 C.唐律与日本法律差别较大 D.日本不重视内部稳定 2.《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乐府双璧”之一。文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胡汉民族文化的交融 B.北方女子都具有男子气概 C.少数民族开始汉化 D.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 3.下图的主题突出反映了( ) 唐代礼泉韦贵妃墓壁画·胡人备马图 A.贵族墓葬形制发生变化 B.墓葬壁画蕴含时代特色 C.汉族文化汲取胡人元素 D.民族政策影响艺术发展 4.“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下列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内阁制 D.清朝军机处 5.十六国时期,北方社会比较普遍地出现了一种坞壁组织,坞主皆为大姓,其成员且守且耕,多者达四五千家,少者也是数百家(见图)。坞壁的普遍出现反映出( ) A.社会的动荡不安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建筑成就的辉煌 D.民族矛盾的复杂性 6.在唐代长安,茶已经成为僧人自己和待客的主要饮品。 茶性苦,而佛教认为“苦”乃人生“四谛”之首,佛家从茶的 苦后回甘联想到其可以帮助修习佛法之人悟透人性,达到“茶禅一味”的精神高度。 这表明唐代( ) A.民众生活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B.外来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D.品茶成为道德教化主要形式 7.隋炀帝时,有官员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的变化 ②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③中央和地方相互制约 ④宰相权力的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④ 8.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提到两税法:“夫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苟然,则贫者无赀以求于吏,所谓有贫之实而不得贫之名。富者操其赢以市于吏,则无富之名而有富之实。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据此可知,柳宗元认为两税法的推行( ) A.导致了钱贵物轻的局面 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造成地方悍吏横征暴敛 9.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 A.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B.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 C.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10.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下列选项中对如下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 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前秦③吴④北汉 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12.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被称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举,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三省六部制导致了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C.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