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8701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944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
  • cover
(课件网) 一曲传心声,天涯共知音 初读感知 ①内容: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创作缘由: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本诗的写作缘由 ③情感:凄切伤怀 ④文体:抒彩浓重的叙事诗 任务一:齐读序言,概述序言的内容与作用 ①元和 唐宪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时首创年号———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②左迁 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③出官 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与“入官”相对,“入官”指官员从地方或基层被选拔或任命到中央或京城任职。 任务一:齐读序言,概述序言的内容与作用 《学习笔记》P52 任务一:齐读序言,概述序言的内容与作用 诗歌体裁《学习笔记》P50—51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琵琶行》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活动1:依据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可将诗文分层: 任务二:诵读诗歌,梳理诗歌结构,明确重要字词意思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注意:请圈点、勾画重要字词意思,疏通文意。 双线叙事 品读诗歌 赏析音乐描写 音乐是一种储存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尽管存在于一瞬间,但它可以在人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象。 音乐也是一种很抽象的符号,用文字记录音乐是相当困难的。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如何将听觉上转瞬即逝的无形的音乐,化为视觉上可以辨识的有形的文字。 依据思维导图,结合具体诗句,分小组讨论,对诗词中的琵琶曲的描写进行分析。(5min) 任务一:再读诗歌,品读音乐描写的精妙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运用比喻,以声写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银瓶乍破水浆迸) 巧用通感,以形写声 (冰泉冷涩弦凝绝) 侧面烘托,以景写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 角度别样,以人写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 任务一:再读诗歌,品读音乐描写的精妙 (2)结合琵琶声的特点 思考:诗歌第二节对琵琶声的描摹,传递着怎样的情感变化? 任务一:再读诗歌,品读音乐描写的精妙 诗句 特点 情感 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悠扬婉转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2)结合琵琶声的特点 思考:诗歌第二节对琵琶声的描摹,传递着怎样的情感变化? 任务一:再读诗歌,品读音乐描写的精妙 诗句 特点 情感 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 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悠扬婉转 幽咽泉流冰下难 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