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明·杨慎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习任务一:初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1)诗歌没有写出愁的对象,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愁意。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出“愁”的?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怎样入愁 ·如何写愁 ·为何而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诗歌没有写出愁的对象,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愁意,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出“愁”的?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直抒胸臆 (1)诗歌没有写出愁的对象,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愁意,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出“愁”的?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作 环境 心情 寻觅无果,若有所失 处境冷清,心境清冷 悲伤满怀,孤寂哀愁 由浅入深 (1)诗歌没有写出愁的对象,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愁意,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出“愁”的? 试着分析叠词的作用: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第一层:“寻寻觅觅”,是愁妇内心空虚试图寻觅精神慰藉的表现。 第二层:“冷冷清清”,寻觅无所得,她环顾四周,只觉得残秋沉寂唯剩苦楚和凄寒。 第三层:“凄凄惨惨戚戚”,一切皆成梦幻泡影,面对一逝而不复返的人生,剩下的只有孤寂哀愁、自悲自恸。 。 ①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②内容上:渲染了……氛围,奠定……情感基调/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补充:叠词的作用 (1)诗歌没有写出愁的对象,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愁意,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诗歌是如何表现出“愁”的? (二)间接写愁:借景抒情 李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急风 淡酒 细雨 北雁 黄花 梧桐 (二)间接写愁:借景抒情 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完成下表。 学习任务二:品读愁情,赏析手法 意象 意义 意境 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雁 1.代指书信、音信 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杜甫《天末怀李白 》 鸿雁何时到,江湖多秋水。 2.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王湾《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渲染孤独落寞,失意痛苦之情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4.状写景物的高阔辽远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5.喻情之忠贞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黄花 1.渲染秋意的萧条,抒发孤独寂寞、离愁失意的悲凉之情。 王实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隐逸淡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