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8946

8.3 《琵琶行并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43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琵琶行并序,2024-2025,学年,统编,高中,语文
    8.3 琵琶行并序(1)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主旨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琵琶行并序》,完成1~4题。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B.委身为贾人妇 贾人:姓贾的人家 C.使快弹数曲 快弹:畅快地弹奏 D.因为长句 长句:七言诗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4分) (  ) 例句:转徙于江湖间 A.送客湓浦口 B.本长安倡女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感斯人言 3.这首诗的序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有何作用 (9分)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9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13分) 岁  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焚烧。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忌妒而先被淘汰。 C.“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D.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9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13分) 六月三日夜闻蝉①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②。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注】①此诗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在苏州因病休假时所作。②东京:东都洛阳。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诗歌前四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既有动景、静景描写,也有嗅觉、视觉、听觉描写。 B.诗人以蝉作为联想的基础,并将其放在特定的气氛中,既新奇,又亲切。 C.诗人写故宅竹林,既因竹林风清与当前境界接近,更含早日辞官闲居之心。 D.诗歌最后两句通过实景月与船寄托情思,并以问作结,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诗的语言风格。(9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13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注】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权贵,已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于浔阳。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同样是在八月十五的明月之夜,诗人去年还在皇家御园曲江杏园边赏月,今年却被贬到江州,境遇改变,令人感慨。 B.颈联“西北望乡”“东南见月”浸透着诗人的孤寂和凄苦,“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苦之情。 C.“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表现出诗人历经磨难之后极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 D.全诗慨叹物是人非、今昔殊异,表达了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其感情基调与《琵琶行并序》一脉相承。 10.本诗中“月”这一意象,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9分) C级 情境创新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