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8948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25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鉴赏古诗词的用典等艺术手法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1~4题。 1.下列对词句中运用典故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导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比廉颇,表明自己的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2.下列对词的上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千古”三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三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借代、比喻和夸张。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这首词写于镇江(京口)知府任上。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弃疾积极备战,也劝谏执政者不可草率用兵,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但本词以古代英雄事迹为题材,刻画了侠肝义胆之士,抒发了拳拳忠义之情,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 C.这首词上片赞颂孙权、刘裕等英雄,下片讥讽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警戒当权者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这首词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用典。文学作品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的抒怀服务。 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折射出词人怎样的心境 (8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1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6.“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9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17分)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 姜 夔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 数骑秋轻,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③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   【注】①姜夔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韵脚填写本词。②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③使君:辛弃疾。④金鼓: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开篇,点出英雄遗迹,写江山依旧,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作古。 B.“数骑”三句与辛词同位句“舞榭”三句表意略同,都寄寓了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 C.下片“楼外”三句,词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点明京口的重要性,为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