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9474

4.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0页)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2-0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43038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化学
  • cover
(课件网)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1.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能利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2.能正确书写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了解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 经济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金属腐蚀而造成的损失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远远超过各 项大灾损失的总和。 安全 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常造成安全 事故。如油管因裂缝而漏油,引起着火 爆炸;桥梁因钢梁产生裂缝而塌陷等。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金属腐蚀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属腐蚀 1.定义: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 引起损耗的现象。 2.本质:M-ne-→Mn+ 如Fe →Fe2O3 xH2O Cu→Cu2(OH)2 CO3 金属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金属跟其表面接触到的一些物质直接反应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长时间不易被腐蚀,但在潮湿的的空气中 却很快被腐蚀,这是什么原因呢? 酸性环境 Fe + 2H+ =Fe2+ + H2↑ 总反应: 2H++ 2e- =H2 ↑ 正极: 负极: Fe - 2e- = Fe2+ C正极材料 Fe负极材料 负极反应物 酸性较强水膜或电解质溶液 H+ 钢铁析氢腐蚀 酸性很弱或中性环境 酸性很弱或中性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材料 负极反应物 正极材料 正极反应物 2Fe - 4e- = 2Fe2+ 负极: O2 + 2H2O + 4e-= 4OH- 正极: 2Fe+ O2+2H2O =2Fe(OH)2 总反应: 4Fe(OH)2 +O2 + 2H2O = 4 Fe(OH)3 2Fe(OH)3=Fe2O3·nH2O+(3-n) H2O 钢铁吸氧腐蚀 进一步反应:(记下来) 白色变为灰绿色,后迅速变为红褐色 铁锈的主要成分 条件 析氢腐蚀 水膜呈酸性(PH<4),且酸性较强 吸氧腐蚀 水膜呈中性或酸性很弱 电极 反应 负极(Fe) 正极(Cu或C ) Fe -2e- = Fe2+ 2H+ + 2e- = H2↑ 2Fe - 4e- = 2Fe2+ O2 + 2H2O + 4e- = 4OH- 总反应 Fe + 2H+ = Fe2++ H2↑ 2Fe+2H2O+O2= 2 Fe(OH)2 生成铁锈的反应 4Fe(OH)2+2H2O+O2= 4Fe(OH)3 2Fe(OH)3=Fe2O3·nH2O+(3-n)H2O 联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吸氧腐蚀更普遍,且负极反应相同 Fe2O3 · nH2O 【微点拨】通常情况下,潮湿空气中水膜酸性较弱,发生的主要是吸氧腐蚀 氯化铵溶液(呈酸性) 若为碱性环境,仍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 -2e-+2OH- =Fe(OH)2 判断方法:①看环境 ②只有氢前金属才会发生析氢腐蚀,氢前和氢后金属都会发生吸氧腐蚀 【实验4-3】 (1)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 放入图 4-21 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 柱的变化,解释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2)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两颗锌粒和等体积、等浓 度的稀盐酸,观察现象。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 1~2 滴硫酸铜溶液,再观察现象。解释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吸氧腐蚀,压强减小, 滴加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快,Zn把Cu置换出来,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 导管中液面上升 Fe-C-NaCl构成原电池,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导致压强变小 两只试管均冒出气泡,且①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Zn置换出Cu,Zn-Cu-稀盐酸构成原电池,形成电化学腐蚀,加快反应速率 1.结合图像分析吸氧腐蚀 与析氢腐蚀时溶液的pH。 2. pH不同时,正极放电 物质不同的原因。 交流讨论: 酸性条件下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同时发生; pH在2.0~3.5时,主要发生 析氢腐蚀,pH≥4.0时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不同pH条件下体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水膜酸性较强, c(H+)较大 氧化性 H+>O2 析氢腐蚀 2H++ 2e- = H2↑ 水膜酸性较弱或呈 中性,c(H+)较小 氧化性 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