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化学平衡 课时1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化学平衡状态 1 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B. 2HI H2+I2是可逆反应 C. 2H2+O22H2O与2H2O2H2↑+O2↑互为可逆反应 D. 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2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可作为合成氨平衡标志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单位时间内生成3 mol H2同时消耗2 mol NH3 D. c(N2)∶c(H2)∶c(NH3)=1∶3∶2 3 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2和SO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 NO(g)+SO3(g),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正(SO2)=v逆(SO3) 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SO3和NO体积分数比保持不变 D. NO2的浓度保持不变 4 向容积为1.0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N2O4(g) 2NO2(g) ΔH>0。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64 s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前,混合体的颜色逐渐变深 C. 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最多为2.6 mol/L D. 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传递,则反应达到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 5 [2024盐城东台期末]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 5A+2D B. 反应进行到1 s时,v(A)=v(B) C. 反应进行到4 s时,反应停止 D. 反应进行到4 s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 mol/(L·s) 6 在一定条件下,将0.3 mol CO2和0.2 mol H2通入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 CO2(g)+H2(g)。下列关于该反应建立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刚开始时,生成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小 B.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体系中CO2的浓度为0 mol/L D. 该反应建立平衡过程中,vt(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7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 0.2 mol/L、0.1 mol/L、0.2 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是( ) A. SO2、O2分别为0.4 mol/L、0.2 mol/L B. SO2为0.25 mol/L C. SO2、SO3均为0.15 mol/L D. SO2为0.24 mol/L,SO3为0.14 mol/L 8 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 Δ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⑤ 9 Ⅰ.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1) 能说明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 能说明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3) 能说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4) 能说明C(s)+CO2(g) 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5) 能说明NH2COONH4(s) 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6) 能说明5CO(g)+I2O5(s) 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Ⅱ. 若上述题目中的(1)~(4)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 (1)_____,(2)_____, (3)_____,(4)_____。 10 光气(COCl2)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可用作有机合成、农药、药物、染料及其他化工制品的中间体。其发生的可逆反应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 ... ...